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4:40    次浏览
请不要叫他们留守儿童他们是凉山布拖的孩子 “大国小民”,繁荣似乎已经成为国民的常态,但依然无法将所有不幸都掩盖。在享受经济巨大成功的同时,我们的眼光也不该只停留在都市的五光十色,随摄影?师井冈山的镜头走进?凉山布拖县,这里有一群孩子,井冈山叫他们“凉山布拖的孩子”。他们的父母,不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照顾他们,便是在遥远都市中打拼的底层劳动人民。而社会对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“留守儿童”。 吃,是人的本能,更是孩子们的天性。而没有菜肴的白米也许只能算作是充饥。 他们稚嫩的肩膀上背着是不该负担的生活。 脸上呈现出的是与这个年龄不符的木然。 凉山,著名的国家贫困地区,布拖县地貌可概括为:“三个坝子四片坡,两条江河绕县过,九分高山一分沟,立体气候灾害多”。这似乎道出生在凉山便是命运的不公。然而无论是好逸恶劳或是吸毒,更或者有种种令人不堪的陋习,这些与孩子无关。他们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,只能被动地接受。他们的全部生活过早褪去了孩童的天真。 眉头紧皱或已是常态。 观望,对陌生人的恐惧与不信任穿透了镜头。 争抢施善者的小食品无疑是他们激动的时刻。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?或许外面的世界很恐惧。 孩子们更多依靠的是已本无法依靠的亲人。 然而,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,精神所受到的糟粕,才是最不可挽回的。“留守儿童”、大凉山贫困山区的孩子,这些标签成了他们自身的一部分,如何揭去,怎样揭去?这是他们必须直面的问题,广泛被社会公众关注的这些孩子,不能也绝不允许再走他们父辈的路。孩子们没理由继续承担指责与冷眼,他们需要被关怀,需要人教导,需要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支持。 我不敢看他们的眼睛,即使贫困困扰着他们,他们的眼神却依然清澈。 童真童趣也依然支撑着他们游戏。不敢想象的是,如果有一天,他们知道了外面世界的样子,这将会是怎样的心情? 贫穷对孩子对伤害是方方面面的,光是看他们的面容,就让人生出诸多悲哀。 摄影师井冈山给这组作品写的简介中提到 “好在国家现在加大扶贫力度,实行精准扶贫,大部分家庭都由政府出大头建了新房,彻底摆脱了人畜共居的不卫生状态。但要脱离贫困,还是一方面政府扶持,发展经济自救,另一方面要靠自身努力,光靠外界的爱心援助是治标不治本的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”深以为然。 真正的衣衫褴褛。 佝偻的身躯,撑起一片天地 回家。 烧火。在井冈山的这组作品中,我们看不到孩子应有的童真和笑脸,更多生出同情、怜悯的情感。光带着要“帮一把”的初衷出发,给孩子们送去物资,让他们脱离物质上的贫困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,孩子们更重要的是“精神贫困”,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中缺乏基本的亲情关爱,他们眼睛所见的世界被贫困、挣扎填满,我们又希望当他们长大后要以善意回报社会,这算不算苛求?只有摆脱这一切时,才会真的有希望之光出现。这需要这个社会,包括他们自己去努力改变。摄影师简介 井冈山年轻时开始摄影,从风景到人文均有涉猎。曾在风影图文,美国国家地理等多次发表自己的摄影作品。图文转自:井冈山 风影图文 微信:lhy158030赐稿、推广宣传、商业合作请递:[email protected]